(通讯员:梁辰翼)3月21日,2023-2024第二学期第2期青社思享会在伟德BETVlCTOR1946院楼552举办。本次分享会主讲人为社会学系副教授刘华芹,评议人为社会学系教授宣朝庆、社会学系教授马伟华和社会学系副教授杜鹏,主持人为伟德BETVlCTOR1946社会学系讲师张龙,题目为《阻碍、促进与融合:新时代城市化与乡村振兴关系研究》。
党的十九大以来,新型城市化与乡村振兴两大战略并行实施,关于两大战略关系的讨论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双重意义。刘老师谈到,目前学术界对于两大战略关系存在很多论争,其中一个论争是城市化对于乡村振兴起到了什么作用。有学者认为,城市化给乡村带来了空心化,妨碍了乡村振兴;有学者则认为,城市化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动力,促进了乡村振兴。另一种论争由城市化与乡村振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这一观点所引发,该观点认为城市化与乡村振兴应当相互促进,但另一观点认为这是从理论层面上讲的,现实中两大战略发展存在时间差异和空间差异。此外,还有的学者提出“阶段论”,即城市化达到一定水平后再实施乡村振兴,反对者则认为城市化与乡村振兴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基于现有研究,刘老师提出了自己的研究问题:实然层面上,城市化与乡村振兴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为弥补现有研究的不足,刘老师从类型学的视角出发,结合实地调查个案和文献资料,尝试回应城市化与乡村振兴的关系问题。
刘老师首先对城市化概念进行了界定。刘老师认为,城市化既体现为人口、产业向城市聚集发展,也体现在人口和产业在乡村的相对集聚,还体现在城市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向乡村的扩散。她将城市化的方式分为乡村人口异地城市化、半城市化、就地城市化、空间城市化和逆城市化五种类型,并结合实地调查对这五种类型进行逐一分析。
基于目前获得的经验材料,刘老师分享了本研究的结果。乡村人口大规模异地城市化的乡村,乡村振兴缺乏主体,城市化对乡村振兴起阻碍作用;在农业具有一定效率、乡村劳动力部分转移至城市的乡村,转移人口起到了一种乡村劳动力去过密化的效果,留守的农户适度规模经营,实现了小农经济转型,促进了乡村振兴。半城市化下,农民半工半耕,无法在城市扎根,又对乡土文化认同减弱,村落“衰而不亡”。就地城市化包括两种模式,第一种是有产业支撑的乡村,其地域景观、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逐渐城市化,同时也促进了乡村振兴;第二种是县域城市化,县城通过发展合适的产业赋能乡村,人口在县域内流动,村民在过上现代生活的同时并没有与乡村传统决裂,因此城市化与乡村振兴是相互融合的关系。空间城市化模式下的城郊村和城中村,具有多元群体聚集、城乡要素复合交织、区隔与融合共存的特征,城市化与乡村振兴相互融合。逆城市化发生在有特色资源的乡村地区,体现为乡村外出人口返乡创业,或是城市居民向乡村“舒适性迁移”,在缓解城市病的同时更有利于城市文明的扩散,同时也促进了乡村振兴。
最后,刘老师指出,新时代城市化与乡村振兴的关系不能一概而论,而是具有多样性,阻碍、促进与融合是三种不同的表现形态,为乡村所在区域城市化方式所形塑。辨析实然层面城市化与乡村振兴关系的不同类型具有政策启示意义,政府应区分不同类型的表现形态,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关举措,实现资源有效配置,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接下来,评议人杜鹏老师、马伟华老师和宣朝庆老师对刘华芹老师的分享作出评价并提出一些问题。杜鹏老师谈到,我国各地区发展存在差异,要理解乡村振兴,就要像刘老师那样将乡村振兴放到具体区位中去讨论;城市化与乡村振兴背后核心是城乡关系,可以加强对城乡关系政策文件的理论溯源;对于城市化与乡村振兴的研究可以进一步具化,找到切口进行深挖。马伟华老师认为刘老师采用类型学视角研究城市化与乡村振兴的关系十分具有新意,并指出刘老师的研究可以超越城乡关系,对乡村振兴进行反思,马老师还补充了牧群城市化这种城市化方式。宣朝庆老师认为可以从资源提供者、组织协作者视角考虑乡村振兴,完善基层公共服务,适当聚集乡村资源,统筹城乡融合发展。刘华芹老师对评议内容一一作出回应。
在提问与讨论环节,赵杰翔、王琰等老师和同学们对刘华芹老师的分享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和提问,刘华芹老师对此一一作出回应。讨论会在热情、和谐的氛围中圆满结束。